此言让所有人都是微微一怔,他们都听出了言外之意。
同样规模的三十万军队,无法跟镇北军相比,因而只能把军队规模扩大。
感觉到周边的沉寂,童贯开口道:“镇北军是很强大,但你怎么就确定安北军达不到这种程度?怎么就无法担负守土之责?”
“你了解镇北军么?”
关宁反问道:“你知道镇北军每年的伤亡有多大么?你知道蛮荒入侵边境的次数有多频繁么?你了解边境的战事有多艰难么?”
童贯张口,却哑口无言。
他确实不知情。
他现在是兵部右侍郎,可之前并没有相关任职履历。
关宁不屑道:“还是回去好好了解了解再说话吧。”
“你……”
童贯面色涨红,这种质疑在他看来根本就是一种羞辱。
他可是兵部右侍郎。
“镇北王出事后,关子安将军带兵深入蛮荒,逼迫蛮荒跟我们签订停战合约,也就是说将来边境会一片太平,根本就没有必要安置如此规模的大军。”
他立即反驳。
关宁也知道这件事,也正因为如此,让关子安一战成名,因为他带回来一份和约。
大康跟蛮荒这么多年来争端不休,至于和约更是从未签订过。
这是第一份。
而且还是蛮荒主动求和。
可在关宁看来,却是一种悲哀。
或许正是因为他爹出事了,对于蛮荒最大的威胁没了,才有了这份合约。
偏偏朝臣们对关子安无比推崇,为他爹报仇却很少有人提及。
镇北王府这么多年的付出被抹杀……
但这些现在还不能提,时机还不够成熟。
关宁强压了下来,他冷声道:“我看你根本就是白痴!”
“你……”
童贯面色难看。
“你骂人干什么?”
“注意言辞,这是内朝审议。”
薛怀仁出言提醒。
关宁反问道:“薛大人,您相信停战合约么?”
竟然问到了他的头上。
薛怀仁眼睛微凝,想要说相信,但说不出口。
“我想问问列位大人,谁相信停战合约?”
关宁再次询问。
没有人说话。
“看来都不相信。”
关宁沉声道:“想必各位都是了解蛮荒的,哪怕没有去过,也听过。”
“那里气候寒冷,土地贫瘠,常年有北风呼啸,那里环境恶劣,根本无法长时生存,别说是蛮荒一族,就算换成了我们,也会跟他们一样!”
“蛮荒觊觎中原之心,永不会熄!”
关宁声音更沉。
“停战能停多久?”
“一年,两年,五年,还是十年?”
无人应答,只有关宁的声音在殿内回响,震荡人心。
“蛮族一日不灭,边境永无安宁,所以我们只有时刻提高警惕,准备打仗!”
关宁说着,拿出一摞纸分发给了每个人。
“这是我写的一篇分析,内里详述蛮荒之危……列位大人可看看。”
带着好奇之色,众人看了起来。
“夫当今生民之患,果安在哉?在于知安而不知危,能逸而不能劳。此其患不见于今,而将见于他日。今不为之计,其后将有所不可救者……蛮荒之患,在于其地……”
几人看着,神色也从好奇变为了凝重,再有惊色,再有感叹……精彩纷呈。
“这……这真是你写的?”
卢照龄面色惊疑。
“是。”
“好文!”
“这是一篇策论,还是绝顶策论!”
内阁大臣历修惊叹道:“文中详述蛮荒之害,论点明确,论述扎实,仅这篇策论而言,足有状元之才!”
历修给出了极高的评价。
其他人也不由点头认同。
薛怀仁手不自觉的握紧,他内心震撼到了极点。
他是纯粹的文官出身,曾是国子监掌学博士,是真正的策论高手。
哪怕是他,也挑不出丝毫毛病,甚至生出爱才之心。
“好文章,当真是好文章。”
几位皇子也感叹连连。
看到这一幕,冯元忙的也拿了一份送到了帘后……
“这……”
童贯身心颤抖,想要反驳却不知从何说起。
将众人神色尽收眼底。
关宁开口道:“如上所述,新成立安北军,应当以最高等级配置,各位还有什么异议?”
这么多大臣皇子,竟挑不出毛病。
其实实际情况他们也都清楚。
“本官有个疑问。”
户部尚书赵立本开口道:“谁都知道兵力越多越好,可军费支出怎么办?”
“五十万大军的辎重粮草,会是一个天文数字,这么大的军费支出,你来出钱么?”
这确实是一个实际问题。
童贯闻言,也立即反应过来。
“赵大人说的对,这个问题你怎么解决?你以为说多少就是多少,那我还想要百万大军。”
人们目光集中在关宁身上,想要知道他如何解释。
关宁平静道:“可以实行军屯制。”
“军屯制?”
人们都露出疑惑神情。
这个词可是第一次听说。
“所谓军屯制是指让边境驻守军队实现自给自足,三分守卫,七分屯田,闲时为农,战时为兵。”
八个字!
让所有人都面露惊色,仿若突然开窍了一样,如遭雷击。
“三分守卫,七分屯田。”
赵立本呢喃着,眼睛也越来越亮。
“好,这个好。”
二皇子楚王项蒙惊喜道:“事实上除去蛮荒边境,其他地域边境并不临战,平素也没有紧密的训练,完全可以屯田种地,自给自足。”
“大才,关宁当真有大才。”
四皇子齐王萧铭直接出言。
段盎的手下意识捏紧了座椅。
为什么?
为什么关宁能有这么创造性的策略?
他这个兵部尚书怎么就想不到。
面对众人的赞叹,关宁很是平静,军屯制可是明太祖朱元璋提出制定,又怎么会差?
他接着道:“军屯制不止可在边境实行,也可在内地实行,如二分守卫,八分屯田,比例可应实际调整,自己解决军饷军粮,这样既减少了财政开支,减轻了老百姓的赋税,同时开发了边境贫瘠地区,可谓一举多得。”
“诚然,或许有的地方确实贫瘠,实际收获相差,但至少也能减轻一部分负担,再有朝廷地方供给,完全没有问题。”
关宁看向了赵立本。
“赵大人,我是不是为你减轻了负担?你是不是该感谢我?”
赵立本哑口无言……
ps:应广大读者提议,设定个暗号,如章节最末端有省略号,则表明接下来还有章节更新,如以句号结尾,则表明今日无更,来日再读。
--
作者有话说:
本章已完成!
同样规模的三十万军队,无法跟镇北军相比,因而只能把军队规模扩大。
感觉到周边的沉寂,童贯开口道:“镇北军是很强大,但你怎么就确定安北军达不到这种程度?怎么就无法担负守土之责?”
“你了解镇北军么?”
关宁反问道:“你知道镇北军每年的伤亡有多大么?你知道蛮荒入侵边境的次数有多频繁么?你了解边境的战事有多艰难么?”
童贯张口,却哑口无言。
他确实不知情。
他现在是兵部右侍郎,可之前并没有相关任职履历。
关宁不屑道:“还是回去好好了解了解再说话吧。”
“你……”
童贯面色涨红,这种质疑在他看来根本就是一种羞辱。
他可是兵部右侍郎。
“镇北王出事后,关子安将军带兵深入蛮荒,逼迫蛮荒跟我们签订停战合约,也就是说将来边境会一片太平,根本就没有必要安置如此规模的大军。”
他立即反驳。
关宁也知道这件事,也正因为如此,让关子安一战成名,因为他带回来一份和约。
大康跟蛮荒这么多年来争端不休,至于和约更是从未签订过。
这是第一份。
而且还是蛮荒主动求和。
可在关宁看来,却是一种悲哀。
或许正是因为他爹出事了,对于蛮荒最大的威胁没了,才有了这份合约。
偏偏朝臣们对关子安无比推崇,为他爹报仇却很少有人提及。
镇北王府这么多年的付出被抹杀……
但这些现在还不能提,时机还不够成熟。
关宁强压了下来,他冷声道:“我看你根本就是白痴!”
“你……”
童贯面色难看。
“你骂人干什么?”
“注意言辞,这是内朝审议。”
薛怀仁出言提醒。
关宁反问道:“薛大人,您相信停战合约么?”
竟然问到了他的头上。
薛怀仁眼睛微凝,想要说相信,但说不出口。
“我想问问列位大人,谁相信停战合约?”
关宁再次询问。
没有人说话。
“看来都不相信。”
关宁沉声道:“想必各位都是了解蛮荒的,哪怕没有去过,也听过。”
“那里气候寒冷,土地贫瘠,常年有北风呼啸,那里环境恶劣,根本无法长时生存,别说是蛮荒一族,就算换成了我们,也会跟他们一样!”
“蛮荒觊觎中原之心,永不会熄!”
关宁声音更沉。
“停战能停多久?”
“一年,两年,五年,还是十年?”
无人应答,只有关宁的声音在殿内回响,震荡人心。
“蛮族一日不灭,边境永无安宁,所以我们只有时刻提高警惕,准备打仗!”
关宁说着,拿出一摞纸分发给了每个人。
“这是我写的一篇分析,内里详述蛮荒之危……列位大人可看看。”
带着好奇之色,众人看了起来。
“夫当今生民之患,果安在哉?在于知安而不知危,能逸而不能劳。此其患不见于今,而将见于他日。今不为之计,其后将有所不可救者……蛮荒之患,在于其地……”
几人看着,神色也从好奇变为了凝重,再有惊色,再有感叹……精彩纷呈。
“这……这真是你写的?”
卢照龄面色惊疑。
“是。”
“好文!”
“这是一篇策论,还是绝顶策论!”
内阁大臣历修惊叹道:“文中详述蛮荒之害,论点明确,论述扎实,仅这篇策论而言,足有状元之才!”
历修给出了极高的评价。
其他人也不由点头认同。
薛怀仁手不自觉的握紧,他内心震撼到了极点。
他是纯粹的文官出身,曾是国子监掌学博士,是真正的策论高手。
哪怕是他,也挑不出丝毫毛病,甚至生出爱才之心。
“好文章,当真是好文章。”
几位皇子也感叹连连。
看到这一幕,冯元忙的也拿了一份送到了帘后……
“这……”
童贯身心颤抖,想要反驳却不知从何说起。
将众人神色尽收眼底。
关宁开口道:“如上所述,新成立安北军,应当以最高等级配置,各位还有什么异议?”
这么多大臣皇子,竟挑不出毛病。
其实实际情况他们也都清楚。
“本官有个疑问。”
户部尚书赵立本开口道:“谁都知道兵力越多越好,可军费支出怎么办?”
“五十万大军的辎重粮草,会是一个天文数字,这么大的军费支出,你来出钱么?”
这确实是一个实际问题。
童贯闻言,也立即反应过来。
“赵大人说的对,这个问题你怎么解决?你以为说多少就是多少,那我还想要百万大军。”
人们目光集中在关宁身上,想要知道他如何解释。
关宁平静道:“可以实行军屯制。”
“军屯制?”
人们都露出疑惑神情。
这个词可是第一次听说。
“所谓军屯制是指让边境驻守军队实现自给自足,三分守卫,七分屯田,闲时为农,战时为兵。”
八个字!
让所有人都面露惊色,仿若突然开窍了一样,如遭雷击。
“三分守卫,七分屯田。”
赵立本呢喃着,眼睛也越来越亮。
“好,这个好。”
二皇子楚王项蒙惊喜道:“事实上除去蛮荒边境,其他地域边境并不临战,平素也没有紧密的训练,完全可以屯田种地,自给自足。”
“大才,关宁当真有大才。”
四皇子齐王萧铭直接出言。
段盎的手下意识捏紧了座椅。
为什么?
为什么关宁能有这么创造性的策略?
他这个兵部尚书怎么就想不到。
面对众人的赞叹,关宁很是平静,军屯制可是明太祖朱元璋提出制定,又怎么会差?
他接着道:“军屯制不止可在边境实行,也可在内地实行,如二分守卫,八分屯田,比例可应实际调整,自己解决军饷军粮,这样既减少了财政开支,减轻了老百姓的赋税,同时开发了边境贫瘠地区,可谓一举多得。”
“诚然,或许有的地方确实贫瘠,实际收获相差,但至少也能减轻一部分负担,再有朝廷地方供给,完全没有问题。”
关宁看向了赵立本。
“赵大人,我是不是为你减轻了负担?你是不是该感谢我?”
赵立本哑口无言……
ps:应广大读者提议,设定个暗号,如章节最末端有省略号,则表明接下来还有章节更新,如以句号结尾,则表明今日无更,来日再读。
--
作者有话说:
本章已完成!
为更好的阅读体验,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,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, 转码声明。
808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vip小说网站阅读国精产品一二三区区别在哪,国精产品一二三区区别在哪最新章节,国精产品一二三区区别在哪 xbiquges.com!
808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vip小说网站阅读国精产品一二三区区别在哪,国精产品一二三区区别在哪最新章节,国精产品一二三区区别在哪 xbiquges.com!